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当代教育论坛》杂志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湖南省教育厅主管、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大型教育理论期刊,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定的教育科学类核心期刊。2010年恢复旬刊,全新改版,每月推出“综合版”、“管理版”和“教学版”。 《当代教育论坛》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教育管理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广大教师及关心教育的有关人员。 《当代教育论坛》(双月刊)创刊于2002年...>>更多

2021年6月刊

您的位置:首页 > 2021年6月刊

高职一体化合作模式单一、空间布局分散
信息来源:《当代教育论坛》杂志社唯一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2/5/9 阅读数:518

目前的一体化合作主要依托职教集团、联盟进行,模式较为单一,缺乏丰富有效的“ 抓手”。无论是职教集团的数量,还是各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数量均十分有限,而且在地理分布上呈分散布局。长三角拥有200多所高职院校,但仍有不少院校未加入特定职教集团或联盟。此外,已经成立的职教集团,其运营实质大多是依托各地的个别高校,然而个体力量是有限的,这会使得现存职教集团或联盟的主体力量、核心凝聚力不强,继而造成联盟广度与深度的拓展面临瓶颈。另外,现有职教集团或联盟的成立大多是以专业为桥梁,即基于某一优势专业联结相关特色学校、组成联盟,该模式能够高效推进成员院校特色专业建设,但缺乏在多领域的深度交叉合作。多个堵点阻碍高职教育办学要素跨区流动

1、行政壁垒抑制了一体化“合力”的形成

2000年,高职学校的审批权、相应专科层次的招生计划权都被下放到省,省级政府对高职教育的统筹决策权得以扩大,这也决定了地方政府在高职教育办学体系中的管理地位以及高职教育服务地方的属性。而如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内的省际合作中,存在不同行政区划管辖权限壁垒和利益诉求差异,上述管理体制直接增加了建立基于各方利益上的高等教育合作共享机制的难度。

2、部分办学主体缺乏合作原动力

校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十分欠缺,本科批次职业大学、双高院校等高水平主体在带动高职院校合作交流中的作用未充分体现。即使是已成立的职教集团,成员间也缺乏活跃的、跨区的、多维度的交流合作,学生跨校选课、院校学分互认等尚未真正大面积展开。同时,校企合作机制较为落后。由于客观区位、主观动力、实操性等因素限制,目前高职院校与同城企业合作较为成熟,而跨地市乃至跨省份的校企合作却相对不多。高职院校“走出去”少了,造成其与外部大市场需求脱节。

3、教育资源共享及相关平台建设的进程较慢

普通本科院校间的馆际互借、跨院校选课等类似的共享模式在高职院校之间少见,区域内跨省市共享大型仪器设施、各类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相互开放也较少。职业院校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等共享平台仅在上海等少数城市建设落地,课程体系、实践实习、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开放协作仍处于起步阶段。教育资源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还未建成,资源要素的碰撞交流渠道尚未畅通,更遑论实现各种要素的自由流动。

4、欠缺学科专业评估和统筹机制

长三角高职院校基数大、专业设置覆盖面广但同质程度高。以国际贸易类专业为例,通过查询阳光高考网信息并统计,仅江苏省内就有44所高职院校设置了类似专业。缺乏跨区域的专业评估和统筹机制,导致长三角高职院校开设专业的门槛较低、需求侧对院校及其专业水平不了解, 加剧了结构同质和供需失衡问题。

360 百度 中国知网